公司動態(tài)
由于葉片失綠發(fā)黃,光合作用能力大大減低,最后產量低、品質差,是果樹生產上的一大障礙?,F將果樹“黃化病”發(fā)生的原因介紹如下:
1、病菌和病原體的侵入
通過病菌、病毒和類菌質體等病原體的侵入,能使果樹根部組織和葉片組織遭到破壞,如根腐病、根莖疫病等表現普遍和嚴重,由于其產生的各種分泌物能堵塞輸導系統(tǒng),致使不能吸收水分和養(yǎng)分,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得不到供應,葉片即出現失綠黃化;有時病原體直接侵入葉片,破壞葉綠素,直接減低葉片光合作用能力,使葉片迅速發(fā)生“黃化病”。
2、自然條件的變化
自然條件的改變,如溫度、水分、空氣等的變化,都能嚴重影響果樹的生長發(fā)育。當溫度過低時,土壤養(yǎng)分不易活化或者釋放,作物很難吸收;溫度過高,葉面蒸騰和地面蒸發(fā)強度增大,引起土壤過度失水,作物得不到充足水分供應;在土壤水分過低,處于十分干旱條件下,土壤養(yǎng)分不能隨水移動,擴散到根系表面,供作物吸收利用;水分過多,如降水太多或灌溉過量,使土壤空氣顯著減少,形成缺氧狀況,影響根系呼吸;在質地粘重、土壤板結的條件下,通氣不暢,再加溫度過高時,既能促進病菌的發(fā)展和危害,又能影響根系表面的氣體交換和吸收,根系活力明顯減弱。以上這些自然條件的變化,均能阻礙根系的養(yǎng)分、水分和氣體的吸收利用,從而引起葉片失綠發(fā)黃。
3、土壤缺素
土壤缺素是引起果樹“黃化”的直接敏感的因素。產生果樹“黃化”的缺素種類很多,如氮、鉀、鎂、錳、鋅、硫、硼、鐵等元素缺乏時,都能使葉片產生“黃化”。只是“黃化”的程度和特征有所不同罷了。但隨著科學種田水平的提高,其中許多缺素癥,果農都能選用不同功能的專用肥進行矯治,克服了因缺素而產生的不良后果。但很多情況下我們發(fā)現即使補充過很多次鐵,卻收效甚微,究其根本在于土壤和根系,根系發(fā)育不良,土壤板結酸化嚴重,大大降低了根系對于中微量元素及多種養(yǎng)分的吸收,從而表現出缺素性黃葉,要想解決黃化,除了葉面補充中微量元素外,更要注重根系的養(yǎng)護,增施促根活化土壤類的肥料,如英國諾孚集團的諾孚康液肥就能從根本上解決黃化問題。
- 上一個:八卦洲受災農戶 得到種子化肥補貼
- 下一個:想要葡萄好,七個措施少不了